预防接种,切莫因噎废食!

2016-04-11

 这些天,问题疫苗事件将“预防免疫”推到了风口浪尖,引发了公众对于免疫接种的猜疑和抵触,再次触动了家长对于接种的恐慌,甚至认为不接种疫苗更加安全。而事实上,免疫接种是目前防止大范围病毒流行的唯一有效方式

 

疫苗保存不当,是否会增加风险?

        为了保证疫苗被最大程度地利用,保持其最长的有效期,各国都将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定为2~8℃。基于中国当前的疫苗储存和运输设备水平,中间难免会出现疫苗脱离冷藏环境而处于常温的情况。这是否就会导致疫苗安全问题的出现呢?

        其实,每种疫苗,肯定有一个在非冷藏环境下保证质量的时间极限。几乎每种疫苗都在出厂前要做一个热稳定性试验。通常是将疫苗放置在25℃和37环境下,经过不同时间后观察其质量。目前,世界上对温度最敏感的疫苗是脊灰减活疫苗。即便如此,该疫苗可以在37坚持48h仍可正常使用。

        在疫苗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即使有个别环节出现数小时脱离冷藏环境的情况,只要没有达到“3748h”这种程度的温度暴露,疫苗就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问题就是,要如何识别疫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到底在不同温度下暴露了多长时间呢?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基会等开发出一种名为疫苗热标签(简称VVM)的指示装置。VVM是一张带有化学物质的圆形贴纸,可以贴在疫苗瓶上。化学物质在持续的温度暴露下会发生反应并显色,显色到一定程度疫苗就必须报废。

VVM有4种规格,VVM2表示该标签可以在37坚持2d,VVM30则表示37坚持30d,还有VVM7和VVMl4。脊灰减活疫苗使用VVM2,乙肝疫苗通常可使用VVM30。如果疫苗贴上了VVM,任何疫苗经手人都可以通过肉眼判断其变

色情况而知道疫苗是否合格。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疫苗浪费。

        但是,目前VVM仅在某些疫苗上有应用,我国对于疫苗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温度监控主要还是靠电子监测,而电子监测的问题的确很难做到全程监测和数据共享。当然,在疫苗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温度监控,最好还是VVM和电子监测并用,以VVM为主,如果WM显示有问题,则用电子监测追溯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因此,促成VVM在我国疫苗运输储存上的应用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预防接种,不能因噎废食

        因为出现问题疫苗和发生接种不良反应就认为疫苗无用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在疫苗发明之前世界流行病的情况。中国民间过去有“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说法。“疹”即麻疹,“痘”为天花,大意是说,孩子出生后,经过麻疹和天花的考验,才算真正成活下来。而中国民间的这个说法,放之四海皆准,因为国界和人种完全无法阻挡当时的传染病。

        天花是除鼠疫之外最恐怖的人类杀手,其恐怖之处在于:①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极强:②高达30%的病死率:③幸存者的皮肤会遗留大量疤痕,天花也由此得名。

        据估计,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多达1.5亿,按30%病死率推断,感染过天花的人数高达5亿。18世纪,天花传到澳大利亚,杀死50%的当地原住民。在更早的时候,天花由欧洲殖民者故意传播给美洲毫无免疫力的印第安人,几乎造成印第安人灭绝。

        麻疹的病情相对轻微(发热、出疹、为主,病死率不超过1%,一般不留

后遗症),但传染性极强,几乎每个人都会罹患麻疹,发病率最高(5000/10万)

可超过出生率。如果没有疫苗,多数人在成年前就会感染麻疹。

        当时,麻疹和天花,再加上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在全球肆虐,人类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在那样一个瘟疫不问断流行的恐怖时代,传染病是当时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甚至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历史进程。任何一个精神正常的现代人,都不太可能想重现这样的过去。

        人类发明的第一个疫苗就是针对天花的牛痘疫苗。从1979年起,人类可以被分成两个群体:种过牛痘者和没种过牛痘者。发明于18世纪末的牛痘疫苗,经过200多年的推广和接种,终于帮助人类成功控制天花。1979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病毒已从地球的自然环境中被彻底铲除,人类消灭了天花,全球范围内停止普种牛痘。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牛痘疫苗绝非一种安全的疫苗,且不说其留下巨大的疤痕影响美观(几乎100%的发生率):如果接种时的剂量没掌握好。或是疫苗液不小心弄到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可能引发严重的感染,有些感染是致命的。可是相对于天花的三大恐怖威胁,牛痘疫苗的这些风险还是能够接受的。

        我国从1960年代研制出麻疹疫苗后,就不断改良工艺和推广接种。我国的麻疹发病率也从上世纪50年代的平均5300/10万降至目前的10/10万以下,下降了99.8%,这几乎全部是麻疹疫苗的功劳(如上图)。同时,麻疹疫苗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或报告率在众多疫苗种类中并不算高。我国2010年实际监测到的麻疹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率为15.4/100万剂,在所有30多种疫苗中安全性仅次于脊灰减活疫苗,所有疫苗平均的不良事件报告率为35.6/100万剂。

        在大流行病爆发的背景下,寻找或开发相关免疫仍是控制流行病蔓延和阻断病毒肆掠的有效手段。如2002年的SARS,近年的H1N1、H7N9等在爆发后,科学家们都在努力和开发有效防治的疫苗以控制灾难性的蔓延。

 

        所以说,爸爸妈妈们不能因为这次的疫苗时间而拒绝给宝宝进行预防接种,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分享到:

产品下载

知识搜索

版权所有:宁波珍立拍软件信息股份有限公司